苯丙酮尿症(PKU)
发布日期:2024-12-24
一 科学背景
苯丙酮尿症(Phenylketonuria,PKU)是一种遗传代谢病,是由于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降低或其辅酶四氢生物喋呤缺乏,导致苯丙氨酸向酪氨酸代谢受阻,血液和组织中苯丙氨酸浓度增高,尿中苯丙酮酸、苯乙酸和苯乳酸显著增加,故称“苯丙酮尿症”。我国PKU的患病率约为1:10000, 约 80%患儿有脑电图异常,异常表现以痫样放电为主,少数为背景活动异常。经治疗后血苯丙氨酸浓度下降,脑电图亦明显改善。对于已经有PKU患儿的家庭,若患儿父母再想要孩子,可以通过产前诊断判断胎儿是否患有苯丙酮尿症。
二 检测方法说明
(1)目标序列捕获
(2)高通量测序
(3)生物信息学分析
(4)家系中其它成员的相应外显子区域测序分析
(5)产前诊断
三 采样对象及采样要求
(1)采样对象:患者及父母。
(2)采样:采样时无需空腹等特殊要求。
(3)样品类型:检测者新鲜外周静脉血6毫升,或者新生儿足跟血片。
(4)容器:基因检测--EDTA抗凝管(紫帽)。
(5)标签:每个样品必须注明采样对象的姓名。
(6)样品拒收:不适当容器,容器破碎,外泄污染。样品标记不明,无法辨认样品标签信息。
(7)样品保存:冷藏4℃保存,常温24小时内送达